“笑脸喜迎人,技能压群雄”这句话是用来形容瑞明公司缸盖车间副主任余于献的,他自1999年10月进入公司,由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一名成熟稳重的技能管理者。在十余年的过程中,他伴随着瑞明的一步步成长,更为公司的日益壮大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由于公司的创业定位,注定瑞明的起步是艰难的,面对员工少、设备落后,工作环境差,工艺要求高的情景,有不少员工,因为吃不了苦而自动退出,但余于献自踏入公司大门起,就信心十足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虽然刚开始从事的是一个干体力的普通工序,但他从没有抱怨,而且一干就是11年。勤奋好学、创新改造当工友们高兴下班,结束一天疲劳工作时,我们总能看见余于献帮工友解决问题,虚心请教师傅,并对工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参与解决,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赞同。
2002年,他被提拔为班长。虽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但下班之余经常看见他虚心请教其它工序师傅的身影。工作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他刚上任期间就面临了诸多问题,然而问题总是要解决的,通过从基层的历练,对工序中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他与设备也交上了“朋友”。2003年公司发展已经规模化了,我们经过研发试制成功的462系列缸盖订单急剧增加,可是按照当时的工艺及设备,每天只能出成品300件,是很难满足客户需求的,面对此情景,余于献利用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牵头改工艺,对工装进行改进,由原来的只能加工单一工装改制成通用型,同时对加工中心加工的刀具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优化加工节拍,对工序加工路线进行重新布局,节约了来回拉运的人力,做到均衡生产,大大提升了设备利用率,使设备利用率高达90%,提升到每天420件产量,满足了客户需求,每天增加产值36000元。同时,他发现由于操作过程人为因素的不可控性,经常导致产品报废、刀具受损,余于献经过反复验证,在加工上的工装进行防错,给公司每月减少近10万元的损失。
2005年481缸盖开始批产,但专机加工的凸轮轴孔工序粗糙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工艺要求为Ra0.8,实际加工却为Ra2.3,只能通过增加挤压工序来保证,在挤压过程中却容易刮伤工件,这些问题都引起了余于献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对专机加工一次满足要求,对刀具进行优化的改善意见,通过反复验证,从刀具的切削角度由原来的R0.6MM调整为R0.4MM及采用金刚石刀具加工,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并取消了挤压工序,极大的降低了每月约10万元的成本,提高了每天500件产量,每天增加产值250000多元。
2006年与天津一汽配套的3GA2缸盖开始批产,但在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气门环带泄漏现象,此问题在天津一汽公司自己加工的生产线同时也出现类似情况,也把此作为一个攻关的技术项目。余于献清晰的认识到如不能及时解决,客户将面临装配停线,为解决此问题。余于献时常深入现场加班至晚上2点多,从刀具的跳动,加工底孔的位置,定位的基准方面进行逐一排查,经过对刀具采用可微调式刀柄,刀具跳动由原来的0.05MM,调整至0.02MM,加工底孔的位置调整至零位,统一定位基准,加工时精铰气门环带与加工底孔放置同机上加工,精铰时采用刀具先定心加工,且加工环带时暂停2秒的方式多加验证后,满足了工艺要求,并且天津一汽的专家团也借鉴了我们的加工方式。
2008年,与上汽通用五菱配套的B系列缸盖项目成立,余于献作为缸盖线的一线人员,为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从而使现在的B系列缸盖平稳批产,B系列缸盖的批产也为公司带来10多亿的订单。同时,公司也被通用公司评定为“全球采购一级供应商”。团结友爱和谐发展除了对工作的乐于奉献,一丝不苟外,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关爱更是让员工深感敬佩。
2010年,大海被风搅动了,强劲的台风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公司也受到了洪水的冲击,激流的洪水将要向车间侵袭来。面对此情景,余于献高呼团队口号,带头搬运沙袋,堵洪水,使公司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与此同时,当他了解到很多员工在外租住的房屋也受到了冲击时,同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他,及时打电话联系在外居住的情况,让员工深受感动,员工更亲切地称呼余于献为老余,虽然说他年龄不是很大,但是他的娴熟的技能知识,认真踏实地工作态度,使所带领的团队团结一心,并多次被评定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