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龙港半世纪!“年味顶流”的“食”代变迁
温州网讯(记者 王嘉叶 金道汉)七月流火,龙港老街的薛记芦浦炒米店门紧锁,店内器物设备都经过高温蒸洗消杀,被锁进了干燥的柜中,等待三个月后中秋佳节的启封,再现每年大排长龙,一盒难求的“顶流”盛况。
“炒米是龙港特产,自清末民国时期开始广为流传,香甜的炒米就是龙港人心中的年味和乡愁。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芦浦炒米。”薛记芦浦炒米第三代传承人薛尚文,在华中社区风情水街薛记芦浦炒米研学体验店向记者娓娓道来薛记芦浦炒米这个龙港非遗美食传承半个多世纪的故事。
“回南天的米容易霉变,暑天的糖容易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松紧得当才能维持住薛记这块招牌。对于‘差一点’的产品,有人会选择将就,但我们坚持‘要口碑,不要将就’,宁愿歇业几个月。”
一把老切刀“传三代”
省级3A级景区——华中风情水街的临街铺子敞亮通透,厅堂正中摆着三件旧物——一把老切刀、一口大铁锅、一个旧木格。
“这把刀是爷爷传下来的。”一把较寻常菜刀更加宽大的切刀在薛尚文的手里灵活地转了个刀花,“70年代,糖米是金贵年货。那时爷爷在芦浦走街串巷,做炒米匠人,给街坊提供上门炒米的服务。后来日子好了,开了铺子,从代加工演变成现在意义上的炒米店。这刀一直在他的手里,陪着他‘打天下’。”

陈旧的刀身有斑驳的岁月痕迹,却被打理得很干净锋利,半个世纪以来,斑驳刀锋之下尽是薄脆香甜。
“现在爷爷已经快85岁了,去年他还能使唤这把刀,在店里做了百来锅炒米,老客们高兴得要命。他们曾经只认爷爷的手艺,我们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可,可费了不少劲。”
让老手艺更“潮”更年轻
别看薛尚文年纪尚轻,但抄锅铲熬糖制作炒米的手法,竟无比熟练,他指着那口大铁锅解释道:“我跟灶台差不多高的时候,就帮家里看糖锅了。”
“爷爷做了一辈子炒米,传统工艺不能丢,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家乡味道’的制作手艺传给后辈。”孩童时期的薛尚文,就这样被扔进家里的手工作坊摸爬滚打。
“从选料,到炒、熬、压、切等一系列工艺手工制作,我们一直坚持古早的手工生产和严苛的食品标准,保证炒米最纯正的天然香味和味甜质脆的口感。”
在薛尚文看来,市场和口味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严把自家产品的出品质量,对得起每一个顾客的“认可”,才是“品牌根基”。每年中秋、春节,订货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老饕们在老店门口排出的百米长队,是对薛尚文这份坚持最大的认可。
在坚守传统手艺的同时,薛尚文接班后,想着怎么也要玩出点年轻人的“新潮”来。出生于1989年的他,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就把当代消费者对于“减糖、健康”的需求融入家族老店的经营中,在保证传统优势风味的基础上,开发出木糖醇、玫瑰炒米、椒盐炒米、粉干炒米、夏威夷果炒米等各类花式新产品,市场反响还都不错。
他还将标准化管理引入自家“作坊”,将小作坊转变成精细化的运作,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做得最快的一组人,能在3分钟内做出一锅炒米,并进行打包。”薛尚文说道,去年的炒米旺季,薛记芦浦炒米的团队甚至实现了“一日千锅”的效率,每日稳定卖出炒米1000箱以上。“现在龙港各行各业不都在讲‘转型升级’嘛,我们这老味道也得跟上时代节奏。”
那一口锅气的坚守与焕新
体验店里的旧木格,一年又一年被用来给炒米定型,旧得缩了水,却框出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龙港味道。
在薛尚文的童年回忆里,每到过年时,家里都忙得人仰马翻,但看着客人拎着自家大包小包的炒米满意而去,心中无比自豪与骄傲。“正月里,客人来家里了,茶几上招待客人的果盘必定会放上一些炒米,配上瓜子、糖果,再放几个温州特产瓯柑,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年味了。”
更大的发展机遇,来自龙港撤镇设市后的“出海”又“出圈”!“薛记芦浦炒米”亦开始走出老街小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设市第二年,我们的营业额就翻了番。不少来自苍南、平阳、瑞安等地的顾客,特地驱车数十公里来买炒米,一等又是一两个小时。更有老饕在开店前就顶着冬日凌晨的寒风在门口排队的,就为了第一时间吃上那一口老味道。”
生意愈加火爆,炒米供不应求,薛尚文和父兄也考虑过,是否要引进机械设备扩充产能,但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老切刀、老糖锅、旧木框”。“龙港人吃东西,讲究那一点‘锅气’。我们的口碑,也就在那一口‘锅气’上。这口气,不能丢。”
如同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的罗汉豆,简单的食物承载着他对记忆中绍兴的全部眷恋。一块小小的炒米,看似寻常,实则“一叶知秋”,如同龙港人的DNA,镌刻在每个人的身体中,更安放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
从龙港人记忆中的年味,到如今飘香的“非遗名片”……闲不住的薛尚文,琢磨着将老味道装入文创礼盒,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藩篱,将龙港的“炒米香”延展至更远的烟火人间。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小计量护航大民生!温州民生计量实验室开放15年,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政务新闻08-24
-
温州家长最关注的家庭教育话题出炉 名师大咖带您直面“成长的烦恼”
政务新闻08-22
-
浙江平阳:数学之乡和魔方的美妙邂逅
政务新闻08-23
-
聚侨力,创未来!龙港市举办“龙港现象”与“四千”精神圆桌对话会
政务新闻08-22
-
南开大学与龙港市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政务新闻08-21
-
平阳首个“数字乡村云平台标杆村”落户龙祥村
政务新闻08-21
-
惊叹!平阳用4000块魔方拼出苏步青画像
政务新闻08-18
-
来数学家之乡感受魔方的魔力!“步青杯”国际魔方大赛在平阳开赛
政务新闻08-18
-
平阳岗上村:文健共享,擘画美丽乡村新画卷
政务新闻08-18
-
平阳县红十字会打造“三位一体”融合平台 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政务新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