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英”到“教头”“少林侠女”与龙港的武术之缘
温州网讯(记者 王嘉叶 金道汉)1994年,电影《旋风小子》中叼着奶嘴,少林功夫却打得虎虎生风的“小豆丁”释小龙,用稚嫩的拳脚在银幕上刻下了一个时代的武术记忆。
三十年后,在青龙江畔的龙港,一群或是打着尿包、或是带着奶瓶的“小豆丁”,正以童真和热忱续写“改革名城”的武脉传承。
……

龙港芳旭武术基地,孩子们正在专心训练
立夏夜的芳旭武术基地,清风徐徐,灯火通明,一大群小学员在馆里压腿、扎马步、练拳、舞剑,肉嘟嘟的小脸挂满汗珠,却没有一个人放弃。边上,督促他们练武的教练,则是大名鼎鼎的90后“侠女”——周芳旭。
个子不高,高马尾、运动服,化着淡妆,初见周芳旭的人大概无法把她和武林高手联系到一起,但从她灼灼的眼神中,便能窥得她辉煌的“战绩”——出身平阳南拳世家的她,5岁便孤身前往少林武术学校习武成为释小龙的师妹,13岁就获得年纪最小的“国家武英级健将”并将这一纪录保持至今;之后更是九夺全国武术冠军,被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武术队屡递橄榄枝……
而今,周芳旭褪下冠军战袍,带着满身功夫扎根离老家鳌江仅一江之隔的龙港,将一身功夫化作“桃李春风”。
少小离家的周芳旭,与龙港正式结缘始于2022年。彼时的龙港,正是设市第三年,百业俱兴,万象更新,社会上掀起了体育热、习武热,武术进一步向体育化的道路迈进。
这座以改革闻名的城市,向周芳旭发来“英雄帖”:来龙港开设武术培训基地,选拔专业武术人才,打造本土武术名片。
“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就遇到了疫情和场地问题,时不时停个课,坚持下来的学员,从百人减至二十余人。好在龙港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芳旭武术基地搬进了龙港市体育馆。”周芳旭走过如今宽敞明亮的训练大厅,十几个孩童正将小拳头舞得虎虎生风,“是习武之人的那股不服输的劲,让我坚持了下来,市里尽全力帮我们解决了各种难题,武术基地很快上了轨道。”

两年间,从芳旭武术基地走出的武术选手,不仅代表龙港实现在温州市运会武术项目金牌零的突破,更是占了龙港输送到温州市队武术苗子的半壁江山。
比起竞技体育所取得的好成绩,在周芳旭眼中,基地里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更让她欣喜。周芳旭说,现在的孩子大多在“温室”里长大,性格内向,胆小,缺乏意志力,练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个身患脆骨病的孩子,磕着碰着都容易骨折,但他就是坚持要跟着我学散打,我就陪着他从基础体能练起,增强体质、增长肌肉……”
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武术,不仅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底蕴,也蕴藏着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在周芳旭看来,习武先练心,武者之心,不在输赢,而在于培养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
“在学会武术套路前,先学会吃苦。在赢之前,先学会面对输。在成功之前,先学会坚持。”周芳旭手中有一本厚厚的本子,观察了记录着每一个孩子的文化课业成绩,“我们倡导文武兼修,德技并重,习武的同时亦关注孩子的文化教养,武术精神可以照耀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们的未来有无数可能。”

如今,周芳旭的武术梦走出小小的武馆,正辐射至更广阔的天地。随着龙港“武术进校园”活动全面铺开,她的瓯拳课程已走进龙港多所中小学校园,并成功推动龙港七所中小学入选“国家武术进校园重点学校”。
周芳旭,这位最年轻的“武英健将”,闻名遐迩的“少林侠女”,将她的武术火种带至青龙江畔,与龙港的城市精神一起,融铸出新的武术传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小计量护航大民生!温州民生计量实验室开放15年,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政务新闻08-24
-
温州家长最关注的家庭教育话题出炉 名师大咖带您直面“成长的烦恼”
政务新闻08-22
-
浙江平阳:数学之乡和魔方的美妙邂逅
政务新闻08-23
-
聚侨力,创未来!龙港市举办“龙港现象”与“四千”精神圆桌对话会
政务新闻08-22
-
南开大学与龙港市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政务新闻08-21
-
平阳首个“数字乡村云平台标杆村”落户龙祥村
政务新闻08-21
-
惊叹!平阳用4000块魔方拼出苏步青画像
政务新闻08-18
-
来数学家之乡感受魔方的魔力!“步青杯”国际魔方大赛在平阳开赛
政务新闻08-18
-
平阳岗上村:文健共享,擘画美丽乡村新画卷
政务新闻08-18
-
平阳县红十字会打造“三位一体”融合平台 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政务新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