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平阳昆阳:一村一品!“土特产”变“金饽饽”

平阳昆阳:一村一品!“土特产”变“金饽饽”

温州网 2025-04-02 14:50:07

  温州网讯(记者 金道汉 通讯员 徐豪)一只小龙虾,“游”出浙南龙虾第一村,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一株“稻禾”,组团种出超亿元粮业产业链,带动周边14个村致富……近日,平阳县昆阳镇“土特产”成功出圈,主打小龙虾养殖产业的湖屿村和粮食规模化产业的上林垟村成功入选温州市“百个“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培育清单”。

  因“地”制宜,扎根于“土”!在昆阳镇,一个个“土特产”正变身“金饽饽”,缔造出一项项大产业,折射出农业产业现代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带动乡村富民增收的美好“丰”景。

  一只小龙虾

  “游”出浙南龙虾第一村

  清晨捕捞,当天上桌!随着“夜宵顶流”小龙虾的抢鲜上市,连日来,在昆阳镇湖屿村稻虾共养基地,随处可见养殖户身穿防水服在虾田里忙碌着,将钻进虾笼里的小龙虾捞上水面,收获满满的喜悦。这些肉质紧实、活力十足的小龙虾,经分拣后将直接送往全市各家商户。

  湖屿村,有着“浙南龙虾第一村”的美誉,总投资1600万元,占地约2020亩,是目前全温州规模最大的稻虾养殖基地。其“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稻虾共养湖屿模式,获得业界点赞,是温州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带动全市近万亩稻田走上“稻虾共养”之路。

  近年来,湖屿村在稻虾养殖“一田双收”之余,积极探索新路径,将小龙虾和乡村旅游结合,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激发了乡村旅游的活力。

  “天气一好,想钓龙虾的游客们就蠢蠢欲动。在这里,连小朋友也能轻松钓到小龙虾。”据湖屿村养殖户介绍,小龙虾又笨又凶,一旦上钩轻易不松口,因此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尤其“五一”假期前后正是小龙虾最活跃的时期,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目前,湖屿村已建立小龙虾垂钓平台、小龙虾餐饮等业态,打造了小龙虾“游、玩、钓、吃”一条龙产业,稻虾产业结合休闲文旅带动乡村共富。

  一株“稻禾”

  种出超亿元粮业产业链

  一年好景在春耕!记者在上林垟村看到,农忙时节的景象已焕然一新:拖拉机、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无人机“承包”撒种、施肥等繁重农作,展现出一幅未来乡村的图景。

  这里是上林垟村带头联合周边共14个行政村打造的“石塘粮仓·万亩田园”,土地面积达1.7万亩,粮食年产量达1.3万吨。这里不仅是浙南主要粮食产区,更是全省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带动片区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推广水稻优质高抗良种,粮食产区良种覆盖率达100%;建立粮食烘干机和育秧中心,低价为农户提供育秧、收割和粮食烘干等服务;引进无人机等设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达99%以上;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农田墒情,预警病虫害;组建“金饭碗”强村公司,从种植到收割创建一条龙粮食品质把控链……

  “那时候,我们都是靠天种田,靠天吃饭,到了现在,要靠现代农业,靠科技兴农,才能种好田。从育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已实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上林垟村种粮大户伍思树,全程见证了“石塘粮仓·万亩田园”率先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了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化农业的巨大蝶变。昆阳镇的“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走出一条“以粮兴村”“以粮富民”的新路子。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数字政务频道 编辑:金道汉责任编辑:黄国强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