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龙港|城市体验官杨仿仿:华“侨”化“桥”,“港味人鲜”连接世界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来源:温州网 作者:

  ■新西兰温州商会会长 杨仿仿

  在余光中先生笔下,乡愁是船票、是海峡、是坟茔。对于我来说,乡愁则更为具象,它是忘不掉的温州话,是父亲的酱肉、酱鸭,是母亲的酱园故事,是姑姑的温州虾皮,是地道的龙港海鲜,是可遇不可求的杨梅。如果说母语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缕阳光,那么家乡的味道便是与之相伴的,那份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每当我的味蕾与家乡的美食相遇,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份乡味将与母语一同,如影随形地陪伴我一生,无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

  每一个华侨身在海外,都不可避免地对来处有一种愈远愈烈、无法割舍的情怀在,体现在日常生活里,便是舍不掉的乡音和乡味。我的父亲,一个地道的龙港人,他的家族在龙港张家堡这片土地上已经繁衍了29代。我在乡音的熏陶下成长,在乡味的滋养中茁壮,直到8岁那年,我离开了温州,踏上了远渡重洋的旅程。

  身在他乡,味在龙港。我父亲是位“老饕”,故乡的“好味道”,印在他的脑子里。从广州到深圳,从美国到新西兰,彼时交通不便,物资运输困难,我们身在异乡总是难以找到能够一解乡愁的家乡美食。于是,父亲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凭借着对故乡美食的深厚记忆和精湛手艺,在异国他乡为我们还原了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肴。

  如今,在新西兰定居的我,也选择了将家乡的味道带出国门、带在身边。我将故乡的酱料配方和新西兰本土食材完美结合,生产出来的食品——中式酱油和火腿,登上了新西兰国宴菜单,让新西兰人领略到故乡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促进了中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融。

  近年来,随着龙港撤镇设市带来的交通便利,我们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近”。与记忆中那个充满印刷油墨味的工业小镇相比,如今的龙港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文化面貌焕然一新。政府积极推动“诗画江南·百县千碗”工程以及“港味人鲜”餐饮文化品牌的打造,这不仅提升了龙港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展现了政府在文化溯源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龙港,与平阳、苍南两县接壤,浙江、福建两省交界,集多地文化于一处。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特色与多元的美食风味。无论是牛肉羹、炒粉干,还是芦浦肉饭、舥艚海鲜等,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从五湖四海汇聚龙港打拼的人。比较令人遗憾的是,龙港这座“改革名城”在国际上声名显著,但其“港味人鲜”的美食文化却寂寂无名。在要想让龙港美食出圈出海,走得更远、走得更稳,我认为龙港需要在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保持其原汁原味,同时更要在市场中“有的放矢”精准定位、精准营销。这需要每一位生产者和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站位和更远的视野,也需要我们华“侨”化“桥”,做好商贸往来之桥,做好文化交流之桥。

  以味道寄乡愁,以食物传文化,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国外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龙港味道,感受到龙港文化。在我看来,这是文化自信,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龙港既属于中国,也拥抱世界!相信随着城市建设逐渐深入,龙港将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经贸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让龙港的美食、文化走上全国、世界舞台。

  记者 王嘉叶 金道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