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礼堂是浙江独特的文化阵地,社区教育是浙江终身教育的靓丽名片!2020年以来,我市通过创建“文化礼堂·社区学校”共同体,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社区,满足居民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乡村十五分钟“学习圈”,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即日起,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开放大学(温州城市大学)、温州新闻网特联合推出“教育共富 幸福邻里”——走访温州市“文化礼堂·社区学校”共同体主题宣传活动,为大家解码全民终身学习的“温州模式”,全景展示温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文化先行”助推现代社区建设和“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奋力绘就“教育共富”“幸福邻里”的美好图景。

泰顺县大安乡文化礼堂·社区学校共同体

温州网2023-11-29 17:55:00

  ■基本概况

  大安乡社区学校于2016年10月经县教育局批建,依托大安乡文化礼堂和大安乡幼儿园办学,社区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老年学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学校有相对独立校园,依托校园占地面积约2010㎡,建筑面积约1050㎡,文化礼堂占地面积为810㎡,配有图书阅览室、舞蹈室、培训室、非遗体验室等功能设施,基本满足日常教学培训。

  学校围绕“共融、共育、共学”办学理念和“办好家门口学校、铸就百姓精神家园”的办学目标,通过“政府推进、部门协同、多元联动”,多维、多元、多层的开展各类群体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满足新时代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精神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和“非遗小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学校共有管理人员2人,专兼职教师7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7人,志愿者15人,师资队相对稳定,专兼职教师都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历合格率达100%。实现全员轮训,通过培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高的社区教育队伍。

  ■创建成效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通过当地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帮扶,整合文化礼堂等资源,在文化礼堂设置文化服务区、教育培训区和体验活动区等三大区域,实现资源互惠、互赢、共享融通。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这一核心需要出发,文化礼堂建设因地制宜,不断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形成“一村一特色,一堂一品牌”的共同体教育培训格局,进一步满足群众更高层次文化需求,切实打通公共教育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以文化礼堂为中心的社区学习生活文化服务圈。

  一、聚力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学校按照“两依托”教育模式,以青少年、劳动力人口、老年人等三大人群服务对象,开设技术类、种植类、休闲类、艺术类等课程,以“菜单化”量身定做,方便群众自由选择。通过“政府推进、部门协同、多元联动”,精心组织安排师资,聘请社会乡土专家人才,充分发挥学校专兼职教师和志愿者作用,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并将学习成果录入学分银行和浙学通平台。2021年到2023年8月,我们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83场次,受训学员7675人次,占社区常住人口76.78%,学习成果全部录入学分银行。

  二、聚力共同体融合发展。学校借助“两依托、两条线”的办学优势,整合统筹文化礼堂和社区学校办学资源,采取部门协调、多元联动方式,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常态化、节日化、项目化地开展“技能培训、家庭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四进”文化礼堂活动。近三年,先后开展以老年智能技术应用推广普及为重点的老年教育进礼堂活动18场次,惠及1020人次;以弘扬优良家风家训等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进礼堂活动8场次,惠及636人次;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课外业余素养提升为重点的青少年校外教育进礼堂活动12场次,惠及462人次;以富农惠民为内容的农民技能教育进礼堂活动16场次,惠及932人次,年社区教育四进礼堂参与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为30.51%。

  三、聚力共同体课程研发。学校把课程建设落实到专兼职教师身上,负责牵头开发具有大安乡特点的本土特色课程和当前群众急需解决或群众需求的课程。结合课程开发需要,组建了米塑、土陶、番茄种植、垃圾分类、老年人广场舞等学习社团,开设长学时培训班,检测课程质量,并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最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教材。目前,通过教学培训试验,已经初步形成了《米塑》《土陶》等微课和课程设计。《米塑》微课获省开大大“匠心筑梦、助力共富”课程资源项目。

  ■品牌特色

  “非遗项目传承”是大安乡文化礼堂·社区学校共同体培育打造的一个品牌项目,也是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大安乡共有药发木偶、龙凤狮子灯、手工制陶等13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乡”。近年来,大安乡社区学校·文化礼堂共同体以乡土非遗文化为底色,着力打造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终身学习品牌,打响“‘非’要来大安”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体通过制定品牌项目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人财物保障、开展非遗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品牌建设,以“规范化”谋划品牌、“多样化”建设基地、“多元化”管理品牌、“多路径”活用品牌、“造血式”培育品牌,逐步形成“学校+基地”“非遗+旅游”“专家+农户”的品牌运行模式,非遗基地每年接待各类考察团、研学、体验团80余批次,当地群众和游客达5万余人次,非遗教育传承体验项目已经带动当地200多农户,就地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300多人,仅非遗体验和非遗文创产品创收达100余万元。

  2018年非遗基地被评为省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019年大丘坪文化礼堂和柳埠村文化礼堂先后被评为省五星级文化礼堂,2021年非遗传承体验获市终身学习品牌,米塑社团张甜清先后被评为第三届“温州市”最美文化礼堂人、浙江省乡村文化能人、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监制:张佳玮|策划:黄国强|编辑: 金道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