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红色百年 | 粟裕军事理论的开篇之作在平阳诞生(1938年)
2021-07-11 15:50:00

  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第三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在平阳山门大屯举办,粟裕专门讲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同月,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举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上,粟裕又为干校学员讲授了26课游击战术,在山门凤岭山的龙井庵里,编写了《游击战术讲授提纲》。这是粟裕一生中所写的第一篇系统的军事著作,是他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战争问题具有创见的杰作。因此,1989年7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粟裕军事文集》时,即以《游击战术讲授提纲》为全书开篇之作。

  《游击战术讲授提纲》讲稿全文近8000字,分六大部分。它以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战术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游击队的任务、游击队的组织、游击战术、游击队的教育、游击队的供给等6个方面的理论,从而构建了粟裕军事思想中游击战争理论的基本框架。粟裕军事思想中的游击战争理论,主要源于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实战经验。粟裕从1927年投笔从戎,到1935年初出任红军挺进师师长,在短短的8年间,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一系列的战斗,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运动战经验。之后,在1935年3月进军浙江,至1938年3月开赴皖南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前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挺进师各部在浙南、浙西南和闽浙边界方圆几千公里的辽阔山区,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在这期间,粟裕取得了丰富的山地游击战、公开割据苏维埃式根据地建设的经验。

  1937年9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国民党闽浙皖赣四省边区主任公署达成共同抗日的和平协议,浙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浙江人民从此开始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为了适应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1937年1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凤卧凤林村满洋六份内大屋召开了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南方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决定在平阳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和创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会后,临时省委先后在凤林、玉青岩、大屯连续举办了三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军政干部训练班主要集训部队连以上和地方县以上干部,每期半个月,粟裕亲自上课。1938年,在大屯举办的第三期训练班上,粟裕首次讲了《游击战术讲授提纲》。紧接着,在抗日干校开办后,粟裕任校长,亲自讲授游击战术。他在干校当年的大礼堂里,陆续为学员讲授了26课游击战术,讲授时间达30多个小时。在《游击战术讲授提纲》一文里,粟裕在总结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游击战争理论,主要是三大方面内容:1.在游击战术方面总结出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等六条原则;2.在根据地建设方面提出了“白皮红心”式的两面政权等秘密割据根据地建设;3.在三年游击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同志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浙南游击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清剿”。在华中抗日战场众多的新四军将领中,粟裕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浙南三年是粟裕在革命战争中经受磨砺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他投身游击战争从不很成熟到渐趋成熟的重要时期,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办学时光,为他提供了一段潜心思考、构建游击战术理论的宝贵时间。

  粟裕亲手撰写的《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高仿件现珍藏于平阳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