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群众欢送知识青年城镇居民去农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支边,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一贯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1955年曾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平阳县于1959年6月,动员首批1000余名青年到宁夏石咀山、惠农县插队落户,第二批于1960年5月,动员700人到宁夏前进农场。1964年,全县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本县山区半山区1475名,到南麂岛和万全、金乡平原地区467名。1965年,全县动员1476名知识青年到本县矾山、西塘、腾蛟、水头、桥墩、宋埠等地和县农场、茶场插队。1966年4月,全县151名城镇知识青年赴新疆乌鲁木齐,安排到农垦兵团工厂工作。
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行3年,城镇初、高中学生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为题的文章,并在“编者按”里传达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自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支边、下乡热潮。
1969年4月20日,县革委会发出《关于迅速落实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掀起支边支农上山下乡新高潮的通知》。城镇户籍1966、1967、1968三届高初中和城镇知识青年要去支边、上山下乡;农村户籍的三届高初中毕业生一般回到原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6月3日,公布首批支边知青名单116人,1969年7月13日出发,前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最后确定人数为206人,编入兵团一师四团三连、八连、九连,屯垦所在地为内蒙西部的杭锦后旗。县公布的第二批知青支边前往黑龙江省莲江口农场,该批知青共94人,分编至五、六、七分场。县第三批知青支边159人,前往黑龙江省梧桐河农场。第四批于1969年9月8日前往黑龙江省七台河插队,人数119人(女81人),安置于龙山林场。第五批于1969年10月11日出发,赴黑龙江桦南、宝清县插队,共计260人。其中赴桦南插队191人,宝清插队69人。
1970年,我县再次组织知青及社会青年支边。4月21日152人出发,其中149人再次赴梧桐河农场,2人去宝清,1人去七台河。10月23日,我县组织349名知青及社会青年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场,被招收为林场工人。开始编在塔河区樟岭公社(林场)四连,半年后大部分转编盘古林场六连,从事伐木工作。1971年春,我县又组织399人赴大兴安岭,被招为林场工人。两批赴大兴安岭支边总人数达748人。1972年,我县又组织两批知青和社会青年赴小兴安岭,招为林业工人。第一批于5月5日出发,赴伊春地区五营林业局,共100人,其中城关49人、鳌江50人、灵溪1人。第二批于5月26日出发,共248人,其中分到东风林业局(汤旺河)的124人,红星林业局124人。
据统计,1969年至1972年平阳县支边总人数为2101人,其中1969年838人,1970年516人,1971年399人,1972年348人。同期,县内安排插队、插场计1533名。知识青年支边上山下乡,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起到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支援边疆和农村建设,同时对其自身也是一种磨练。但是,知青在生活、生产、婚姻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1973年3月,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成立。嗣后,下乡支边知识青年开始计划招工、补员招工、参军、升学等途径回城就业。至1981年止,全县7061名下乡支边知识青年基本上都迁回原籍城镇安置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