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红色百年 |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981
2021-07-11 13:33:00

  平阳县乡镇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是在传统的手工业和家庭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队企业成为农村工作的热点,各区相继建立社队企业管理站,各乡镇也陆续建立社队企业办公室。197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实施,要求社队企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各级政府将发展社队企业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兴办社队企业。平阳社队企业开始从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方针中解脱出来,从而逐步发展了机械、电器、纺织、塑料、食品等工业。

  1981年以后,推行各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离土离乡、自理口粮进城或到集镇兴办企业,允许农民外出搞个体购销,允许兴办个体企业、合作企业和家庭工业,各区先后成立地方工业供销公司(经理部))。平阳乡镇人民纷纷集资创办任队企业,农村中大批剩余劳力向社队企业转移,一大批能工善贾和能人率先致富,刺激了更多的人转向社队企业,形成了集体企业、个体企业、联户企业齐发展的局面。萧江、树贤的塑料编织袋专业市场,水头镇的兔毛、皮革专业市场,腾蛟的铝塑制品、印刷纸品专业市场相继形成和发展,出现集体企业、家庭工业、个体购销员与专业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局面。

  1983年,温州市形成十大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平阳水头兔毛市场和萧江塑编市场榜上有名。1983年,全县有33个公社232个大队13900多农户从事塑料编织生产,产值2420万元。1983年,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榆垟农民合股集资,办起了108家家庭汽车配件厂。1984年,章烈成创办平阳鳌江轧钢厂,陈可银创办平阳安装机械厂,一批私营企业家脱颖而出。

  1984年开始,省委、省政府为乡镇企业松绑、放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乡镇企业如鱼得水。1984年,全县发展自筹资金、自愿联合的合作经营企业86户,从业人员625人,自有资金331万元。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增长,是年开始出现“办公司热”。从1984年6月开始至1986年,全县登记有“公司”、“中心”95家,其中县级主管部门办21家,区镇乡办75家。期间对“公司”“中心”进行过清理整顿。至1987年,“公司”“中心”又有增加,共达182家,从业人员4854人,注册资金2529万元。随着小城镇和乡村家庭工业迅速发展,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盛行。大批家庭工业户为了开展对外地的产品经销,通过当地国营或集体企业单位的户头,与外地签订购销合同,开展产品或原材料的供销活动,实行“挂户经营”。

  从1978至1988年的10年中,乡镇工业产值在全县工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 41.07%上升到1988年的71.66%,变成全县工业的大头。1988年,全县村以上乡镇工业843家,固定资产原值3840万元,从业人员19948人,工业产值42961万元,税金1284万元,利润843万元。

  1990年,在上年国营工商企业并开展股份制试点的基础上,根据温州市委(1990)5号文件精神,由县体改委牵头协调,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二轻、乡镇股份制企业开始进行规范化工作。从1990年8月20日,对平阳冷冻综合厂首家股份企业进行验收,至1993年4月24日,共验收144家股份制合作企业,由县府发给合格证书。自此,我县股份合作企业开始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1995年,股份合作企业发展到1600多家,占全县经济总量的8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分县时,基本由全民、集体企业垄断商业流通。据统计,1982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1062万元,个体经营仅达756万元,其他经济705万元,国有、集体经济占86.8%份额。1988年,国有、集体经济占商品零售总额份额降为58.4%。1988年末,全县有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11个,兔毛、塑料编织袋、木材等专业市场23个,农副产品市场51个。1997年,全县有市场44个,其中综合市场1个,农副产品市场33个,工业品市场6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市场摊位总数6751个,全年市场总成交额16.61亿元。2007年,全县登记的各类市场45个,其中消费市场41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4个,全年商品市场成交额29.8亿元。

  1999年,平阳县被命名“中国塑编之乡”,萧江镇为“中国塑料编织城”。1990年,水头制革基地开始形成,2000年制革企业达550余家,产值50多亿元,水头镇被授予“中国皮都”称号。2002年年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授予平阳县“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称号。这是继获得“中国塑编城”“中国皮都”之后,平阳获得的又一张国字号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