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道德模范 | 鲐背老翁的“好事人生”

道德模范 | 鲐背老翁的“好事人生”

2023-06-07 11:23:56

  2015年,洞头区一个普通的家庭,一本记载着董绍新老人半个多世纪“百件好事之旅”的笔记本,在老人82岁的寿宴上,传到孙子董逸翔的手中。笔记本已经褪色,纸张、笔迹也已经泛黄。但里面记录的100多件从1954年8月至2012年7月18日所做的好事,让笔记本的主人董绍新犹如至宝而珍藏。扉页,是老人自己写的几句话:“为人民多办好事,是做人应有义务。为人类多施好为,一世人真算稀奇。”而在内页上,一件件好事记录得一清二楚:1956年,把自己新婚的棉被赠予贫困的“五保户”;1961年,风雨天的渡轮上遇到带着孩子晕船妇人,主动让出雨伞;2008年,为东屏寮顶村贫困大学生筹集学费……事情虽然琐碎,但60年如一日的坚持,却令人心生敬意。

  初心缘起

  1934年出生的董绍新,祖籍玉环。21岁来到洞头,在人民银行工作,主要负责贷款申请核实。白天,他到村里了解三产发展情况,对申请贷款渔民、农户的情况进行核实,发放贷款;晚上,便会捧起从杭州买回的《毛泽东选集》《党章》《论共产党员修养》等书籍,挑灯仔细研读。“我最喜欢其中的5篇:《纪念白求恩同志》《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注意工作方法》……”老人对此如数家珍。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几句话,更是脱口而出。老人常说,是共产党让他翻身做主人,让出生贫农的他家能分到田地和住房,还让自己有了工作。他时刻把毛主席的著作精神牢记在心间,胸前的毛主席像章一直戴着,新的《党章》随身携带在口袋里。有着七十多年党龄的他说自己要感恩党的教诲和培养,让他成为一名金融系统的干部。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就要回报党的恩情,回报社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54年,董老迈出60年“好事之路”的第一步。当时,作为驻村干部,董老走访中得知沙岙村的一贫困户生活极度贫困,当时洞头刚解放不久,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他的工资每月也只有十八块钱。看着人家没钱、没粮票,孩子和大人一起挨饿,董老便带头捐了1块钱,再继续发动干部、村民一起凑了30多块钱,帮助这户人家渡过难关。

  在与渔农民的接触中,董绍新萌发了一个朴素的理想:这辈子要为有困难的人做100件好事。从此,他的人生与“做好事”息息相关,但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千方百计筹款,及时送到他们的手中。

  钱从何来

  做好事,总离不开钱。钱从何来?从银行工作人员,到区财政局领导,再到金融机构负责人,身份转变但董绍新做好事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从最初每月拿出一两元,到现在每月六七百元,好事“基金”的地方存放点,也从抽屉“搬”到了银行,为此,董绍新还专门办了一张“助贫残专折”。

  “家里人对我很支持,尤其是老伴。”董绍新说,当初和老伴商量每月收入中拿出一些钱当做好事的专款,可是家里有3个子女需要抚养,还要供养老人等各种生活开销,花费不少,如果每月定额存钱做好事,就必须在生活费抠,但老伴深明大义,同意每月拿工资的十分之一出来作为专款。

  为了不增加家里的负担,董老想方设法在自己身上省钱。这辈子他没有穿过西装,唯一的正装是一件中山装,而其他的衣服则都是子女孝顺他的。为了省钱,40分钟以内的路程,董老坚持步行,他的牛皮鞋底,每年要补上三次;为了省钱,他在吃上毫不讲究,只求温饱足矣;为了省钱,董老几乎从不旅游:“别人说去海南旅游四五千,我说这钱都够一个大学生的学费了。”在他眼里,旅游就是“花钞票,买疲劳”。

  近几年,董老的帮扶解困助人事迹先后获得了一些荣誉。他总是把得到的一部分奖金重新捐到洞头关爱帮扶小组里作为活动经费。他说,荣誉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我有退休工资,每个月都要拿出来一部分放在关爱帮扶小组里,这荣誉得到的奖金,应该给到更需要的人身上。

  编外“找事”

  1994年,董绍新从洞头建行退休时,他的笔记本上正好记录了70件做过的好事。“这下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未尽的心愿。”很快董绍新就成了区关工委的“编外人员”,那些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不是自己找上门的,而是董绍新听人反映或主动收集情况,登门去找。

  有一次,董绍新得知东屏街道一个孩子,因母亲早逝,父亲又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已很困难,加上姐姐上大学,自己读高中,学费更是无处着落。为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他不仅四处为姐弟俩筹措学费,还自己掏钱,以区建行党支部无息贷款的名义资助5000元,帮他父亲开了一间小店谋求生路。至今,孩子父亲还不知道是董绍新帮助了他们。

  了解到宁波理工学院有位学生夏彩芬,因家庭生活困难,在校读书到冬天时,衣不暧身,老人即从自己的帮困基金中取了300元寄给她;省商业职业学院学生宋海娟急需3500元买台电脑,他立即到几个单位筹资,并以关工委的名义从帮困基金中补齐给她;陕西中医院学生叶迎迎上学缺路费,他就以北岙镇党委的名义给了他300元……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心理负担,很多时候,董老都是以北岙镇党委、关工委、以及建行党支部的名义进行捐赠,而每天电视上几档新闻节目,就是他获得“求助”信息的来源。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在他“百件好事”的感召下,不断有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队伍中。董老以一己之力,带动周边的人们,关注更多弱势群体,给与他们适当的帮助。“董绍新对公益事业的热忱付出,感染了我。”说起与公益事业的结缘,“洞头关爱帮扶小组”发起者之一成贞心说,这源于对董绍新的敬仰。2015年底,在董绍新等人的组织下,洞头区关爱帮扶志愿队成立,成员每月捐赠300元作为帮扶基金。如今,董绍新的志愿已经成为海岛一群人的目标。他们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帮助全区困难学生、残疾人、孤寡老人、因生大病、大伤而导致陷入困境的群众,并长期开展助学、助贫、助困、助残、助医的困难家庭救助等工作,帮助困境的大、中、小学生的读书生活困难,情感陪伴,残疾人的行动困难,老人们的精神扶慰等,主动发现并帮助申报特困家庭。洞头关爱帮扶志愿队成立至今,发展队员193人,累计筹集捐赠爱心款162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众1834人。

  “是董爷爷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现在我也希望能有机会以微薄之力帮助他人。”已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女生许晓丽说,现在她也是关爱帮扶小组的一名成员,希望能尽自己一份爱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未尽的故事

  2012年7月18日,董绍新办百件好事的承诺已经实现。这本被岁月抹去光华的红色缎面笔记本,也完成了自己光荣的历史任务。原先的笔记本已无纸可记,董绍新自己裁好大小合适的白纸进行“加页”。在加页纸的最后一页,董绍新写到:“日记本已无纸可记,今后为贫困群众再尽义务小事均不记录,而己将继续余生甘为孺子牛而努力!”

  用一小块粉色缎面,把笔记本好好包上,再将其放入一个已是油漆斑驳的暗红色木匣子里。“这些东西以后就给你了,希望你好好保管,再接再厉。”董老小心地合上匣子的推板后,把它交给了孙子董逸翔。董老的儿子今年55岁,在银行工作,为什么董老不把笔记本传给儿子,而是直接传给孙子?董老笑着说,儿子20多岁的时候,自己的百件好事还未完成。而现在自己的诺言已经兑现,孙子也快到而立之年足以托付,所以就借82岁生日的机会,把“接力棒”传下去。除了这本60年一直陪伴身旁的笔记本外,董老还把生平收集摘录的古言善语警句,打印在一张粉色A4纸上,一并交到孙子手上。指着其中一行“做人要以仁德为本,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的文字,董老说,把自己实现的诺言传给下一代,是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这将会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从2012年到2022年,董绍新仍在“好事之旅”上孜孜以求。这十年间未被老人记录的好事,已是写在百岛洞头的又一本厚厚的故事,一种广为流传的精神食粮。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数字政务频道 编辑:李洋洋责任编辑:黄国强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