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共浙江省“一大”在平阳召开的时候,凤卧竟然不叫凤卧?
新华网2021-07-12 10:03:15

  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县的冠尖、马头岗召开,其地今属凤卧镇。

  凤卧原名凤翱,《平阳地名志》谓“驻地村背靠冠尖山麓,群峰起伏,状如凤凰。山上多梧桐,传说梧桐为凤凰栖息之所,故名‘凤翱’”。又援引当地南陀村《陈氏宗谱》记载,说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此处已称凤翱。在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所载《今乡都村庄表》中,村庄有凤翱,属北港镇四十四都,明清时期则属宰清乡。

  民国资料《平阳六年》中《民政》一章有载:“本县在二十八年(1939)分为六区……合计一百另三乡镇……至二十九年(1940)一月,遵奉县各级组织纲要之规定,将全县原有乡镇区域通盘详加研究……经于当年五月开始调整,至九月底竣事,结果分为六区,八十七乡镇。”其中还有《平阳县调整县以下各级编制方案》。这些内容表明,调整之前为凤翱乡,属北港区。调整工作完毕时间为1940年9月,名称改为凤卧乡,属水头区。也就是说,凤翱乡改为凤卧乡与北港区改为水头区,都是这个时间。文中还有载:“凤卧乡系凤翱、蒲山二乡合并,因该乡天然形势毗连,及人民生活相同,均有并合之需要,故并称凤卧乡。”蒲山乡,应在今凤卧镇蒲山村一带。表明这不是单纯改名,还与乡镇撤并有关。

  中共浙江省“一大”召开地,从今之地名,表述为平阳县凤卧镇,当然没有问题。若按当时地名表述,则应为平阳县北港区凤翱乡。若古今结合,表述为“平阳县北港区凤翱乡(今凤卧镇)”,应该说最为稳妥。但一些材料表述为“平阳县北港区凤卧乡”,则欠当。

  “凤翱”与“凤卧”地名变迁,以1940年9月为分界线,这在《刘绍宽日记》中也得到印证。刘绍宽先生在日记中的相关记录有3处,分别是光绪23年(1897)记有“自腾蛟堡至凤翱”, 民国25年(1936)记有“以凤翱乡后村有施中霖者”,民国30年(1941)记有“女仆郑金氏……昨往北港,路经凤卧”。前两处在1940年9月之前,记为“凤翱”;后一处在1940年9月之后,记为“凤卧”。

  中共浙江省“一大”召开次年,国民党平阳县政府便把召开地的凤翱乡改名为凤卧乡,即“翱”“卧”一字之改,再联系当时国民党政府正在疯狂搜捕共产党员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引起一些其居心不良的联想。从字面上分析,“凤翱”与“凤卧”,也确实是相差很大的意象。那么,当时是否确实有此用意呢?由于时过境迁,史料匮乏,实难论证。《平阳地名志》则谓“后因闽语言‘翱’‘卧’谐音,故演化为凤卧”。

  但笔者作为讲闽南话的当地人,深知“翱”“卧”两字读音判然有别,故对其说存疑。也有说法认为是“翱”笔画过多,民间简化写成“卧”。查民国《平阳县志》,在《建置志•今乡都村庄表》中,四十四都的村庄有“凤翱”,无“凤卧”,也无两者通用之说。但四十四都的村庄还有“凤卧湾”,也就是说在“凤翱”通行的清朝到民国前期,其地附近本有“凤卧湾”地名。在《文征外编》中,清朝乾隆年间平阳教谕卢镐(1723-1785)的《黄直庵传》便有“有地名凤卧湾”的记载。

  此外,民国《平阳县志》还出现很多次“凤卧湾”地名。巧合的是在当地闽南话中,“凤卧湾”一词由于连读变音,与“凤翱湾”读音完全相同,这或许是谐音演化的缘由吧。

  ——来自浙江日报起航号“平阳发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