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红色百年 | 北港区朝阳山苏维埃政府诞生(1936年)
2021-07-11 15:50:00

  1935年11月7日,恰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日,刘英、粟裕和叶飞在泰顺县九峰乡白柯湾村村头的小宫庙举行第二次联席会议,依照10月5日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和叶飞率领的闽东独立师,在福建寿宁含溪村会师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商定的意见,闽东特委和挺进师政治委员会正式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粟裕、叶飞、黄富武、阮英平、刘达云、许信昆、洪家云、范式人、方志富、许旺等11人组成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临时省委书记。同时成立闽浙边省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刘英兼政委。

  1936年,浙南革命斗争进入新阶段,根据地群众革命热情高涨,迫切要求实行土地分配。临时省委顺势利导,于当年6月,在瑞平泰县委所辖的排头村(今属福鼎)开会,决定当年冬天在部分县进行土地革命。临时省委规定了6条政策原则,并成立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来具体领导土地革命。由原瑞平泰中心县委书记郑丹甫任主席,委员陈辉、蔡爱凤。到该年8月共有瑞平泰、鼎平、福鼎、桐霞、泰顺、平阳等6个县成立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及16个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建立了乡村两级政权,颁发了苏维埃公民证。平阳县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宋玉通,军事部长操金泉,财政部长杨仁藏,妇女部长蔡玉梅交通联络站负责人蔡祖銮。下辖蒲矾、南港、江南、北港4个区人民革命委员会。

  1936年秋,在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平阳县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即朝阳山苏维埃政府),在老根据地朝阳山赵洪禧家成立,主席赵友磨、副主席林方春,委员林光星、唐恤民、赵洪禧。委员会下设贫农团、肃反队、工作队、交通站等组织。贫农团发展到七、八百人,分布于整个朝阳山,负责人赵洪禧。贫农团负责领导抗租抗息,配合打土豪,筹集经费。肃反队有二、三十人,队长赵友磨(兼),副队长刘春田(烈士)。他们配合浙南红军游击队和红军挺进师多次参战。区苏维埃政府工作队有10多人,队长陈友端,以朝阳山为据点,活动于南港的灵溪以及萧江、钱仓、南湖等地,纵横数十里。他们开大会、贴标语,宣传“打破旧世界,建立苏维埃,耕者有其田”。交通站由吴德树、陈圣余等八、九人组成,交通员有长短途之分,其中魏起速、赵贤本等交通员经常到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军区、浙南特委和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驻地联系和汇报工作。朝阳山方门隔的岩洞(亦称红军洞)可住20多人,是中共南港区委、朝阳山苏维埃政府和县委的重要驻地,许多重要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

  在党的领导下,平阳县北港区人民革命委员会(朝阳山苏维埃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了以分土地(包括分青苗、分粮食)和“四抗”(抗租、抗债、抗捐、抗丁)为内容的土地革命,发动群众,锻炼干部,巩固了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