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红色百年 | 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平阳(1984年)
2021-07-11 13:33:00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粟裕生前立下遗嘱: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为实现粟裕的嘱托,粟裕部分骨灰安放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平阳山门等地。

  1984年5月,平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山门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举行了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仪式。将军次子粟寒生和中央军委、南京军区及省、市、县有关领导参加了敬撒仪式。在干校旧址桂花林中,建立了1座高1.8米、宽0.8米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于此”12个大字。2000年,将军当年战友,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副校长黄先河在杭州去世。遵其遗愿,也将其骨灰敬撒在抗校旧址的桂树之下。

  作为早年浴血奋战过的地方,粟裕将军对于平阳满怀深情。《粟裕回忆录》记载:“1936年8月,我们又与活动于平阳北港地区的一支革命力量汇合。这支革命力量是由老共产党员叶挺鹏同志为首组织起来的。原来他在与党失去联系以后,仍然在那里联络群众,坚持斗争。当挺进师进入浙江,革命形势有了发展时,他又进一步团结了何畏、吴毓、陈铁军、杨进、黄耕夫等一批革命青年,并与北港凤翱乡的群众领袖郑海啸同志一起,在平阳北港和瑞平边创建了一块纵横十五公里的秘密工作地区。他们主动要求闽浙边临时省委领导,这样就使浙南游击根据地的范围扩大到平阳北港一带”。

  1962年4月,粟裕将军到平阳视察沿海战备工作,还邀见了当年山门西山村老党员林仰持和山门水门头老书记林书欣。1979年9月至10月间,郑海啸作为浙江省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老革命根据地干部代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周年庆典。粟裕特地派专车把郑海啸接到他家,并设宴款待。他对作陪的工作人员说:“老海是浙江省老区干部和人民的代表,我不能喝酒,请你们代我敬老海三杯。”1980年春,他派秘书吴克斌到大屯村,并捎去3000元钱,买来茶苗,开辟茶园。吴克斌还到山门抗日干校、大屯村、马头岗等地采访和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带回北京给粟裕。当时,粟裕十分动情,留下“兵民并肩齐奋战,鱼水相依情意牵”和“浙南新四军出征地”的珍贵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