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红都行”主题报道③|一把火种的接力燃起万家灯火
温州网2021-07-09 17:07:00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为人们指引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1939年的瓯越大地上,历史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召开。

  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不畏牺牲传递火种,将红色旗帜插满了浙南山头。时移世易,沧桑巨变,信仰永不磨灭,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更燃起了如今平阳万家灯火的幸福生活。

  “十四五”开局,平阳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城市文明、环境生态、公共服务、教育提升……向着新时代的“幸福之城”,平阳传承时代精神,描绘幸福宜居的民生画卷。

image.png
新时代的“幸福之城”正展开美丽画卷。

  信仰的火种代代接力

  社会民生发展“燃”起来

  “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民兵不怕死,石头当铅子……”在平阳县山门镇的“革命红村”平西村,66岁的老支书林垂直,顺溜地念这首儿时从长辈口中听来的红色民谣。

  “老海”同志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英雄郑海啸,他是革命老区奠基人之一,也是平阳革命火种的接力者,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那个年代,白色恐怖笼罩。农村没有菜场、粮店和汽车,供给问题全靠当地党员群众支持和人力运输,后勤保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郑海啸作为平阳县委书记迎难而上。

image.png

  1937年国共和谈达成协议后,刘英、粟裕领导的临时省委机关和红军挺进师集中在凤林和山门整训,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等组织达千余人的后勤保障,都被郑海啸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1939年,省一大在平阳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召开,刘英将后勤和安全重任交到了郑海啸手中,那时候他既是党代表又负责后勤保障,白天参会,晚上研究布置安全和供给问题,他房间的蜡烛经常燃到天明;

  1942年春,敌人迫害郑海啸的家人,他的妻子、女儿和胞弟都为革命牺牲,房屋被烧毁、祖坟被刨出……但这一切都让郑海啸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党。

  历史与现实在眼前切换,英雄们坚守着共产主义的信念,用奋斗和牺牲成就了如今百姓的幸福生活。

  精神解码——

  信仰火种的接力,时刻不会停息。

  平阳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祥说,郑海啸在革命艰难时期对党一心一意,他对党的忠诚和为理想的付出在当地备受尊敬。特别到了和平年代,他仍挂心革命老区的群众生活和平阳的发展。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仍鼓舞着平阳县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英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付出,是为了后来人平平顺顺的幸福生活。

image.png

  上一个“五年”,平阳县社会民生投入近200亿元,力度空前。全县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30所;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率全市之先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建成大型文体设施1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新增1.1平方米;基本养老、大病救助等社保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验收,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教育大业薪火相传

  立德树人打造教育高地

  一幅悠长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始终笃定。从交通、住房、环境到医疗、教育……幸福平阳的奋进故事在一代代共产党员的薪火相传中愈发精彩。

image.png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91年前,在郑海啸的推动下,凤林村郑氏祠堂的私塾更名为凤林小学,由他担任校长。“老海”早年读过私塾,深知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他积极动员适龄儿童来学校念书,还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凤林小学最红火的时候,学生达到200人。

  1933年6月,凤林小学见证着郑海啸入党。他宣誓,将为党付出一切。同年,学校成立了凤林党支部,成为党领导平阳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栉风沐雨一路走来,共产党人传递着信念的火种,让中国教育事业扎根广袤大地、托举民族复兴,成就举世瞩目。时钟转回当下,郑海啸心心念念的教育大业在平阳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日前,平阳县万全镇第一幼儿园开园,100余名幼儿有了崭新的校园环境。今后,当地将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实现推动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普惠共享的目标。这是平阳县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平阳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共有学校218所,教师10500名,学生147344人。近年来,通过紧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减负改革、厚植教育情怀、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各维度,全力打造“学在平阳”品牌发展新优势。

  在昆阳镇城东新区,昆阳二中、昆阳镇新城小学、平阳县青蓝双语学校等一大批现代化优质学校相继建成;在鳌江镇梅源社区,梅源中心校与鳌江小学、宁波奉化实验小学等两所强校结对,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门软硬兼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社会关切的“教育均衡”一事,今年,平阳将继续推进校网布局调整,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进义务段学校教共体建设,通过以强带弱、捆绑考核,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在绿水青山中传播信仰

  绿色发展理念指引前行

  如今的“省一大”会址引无数后辈瞻仰,几十年过去,它仍隐匿于半山翠竹间,经历风雨洗礼,泛着历史气息。

  在平阳,“省一大”从绿水青山中走来,指引着浙南革命往胜利的方向前行。信仰火种将黄土染红,植入红色基因,传扬革命精神。数十年来,信仰的火种激励着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现在,城市生活越来越便利,周边生态环境变美,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泓清泉穿村过”,这是平阳县怀溪镇水口村的真实写照。村内潺潺而流的溪水清澈碧绿,穿过干净平坦的街道,不远处就是泳池。夏日来临,一声哨响,20多名游泳爱好者鱼贯跃入,分外清凉。 

image.png

  但谁又能想到,2012年,水口村还因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一度被称为平阳“最脏村”。环境的蜕变必定经过阵痛。当地坚持治水、拆违清污行动,新建防洪堤、堰坝、公厕、景观栏等基础设施……水口村终于实现了“最脏村”到“月亮村”的华丽转身,先后被评选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深入人心,村民纷纷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水口村声名远播,寻迹探秘者、观光游览者、汲取经验者络绎不绝,这股欣欣向荣之风正向周边不断蔓延,谱写着农村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乐章。

image.png

  “希望交通能够更发达,出行更便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环境越来越好,开门就能见绿”……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面对百姓殷切期盼,平阳将在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张琳